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(环评)是中国在项目开工前实施的强制性环境管理制度,旨在预防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。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监管。根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,分别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(重大影响)、报告表(轻度影响)或填报登记表(很小影响)。建设单位需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环境现状调查、污染源及生态影响分析、预测评估,提出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,经公众参与(报告书必需)及专家评审后报批。未获
2025-07-07 华验认证 1
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环境风险企业为有效应对环境污染事故(如化学品泄漏、超标排放)而依法制定的强制性应急管理计划。企业需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编制,核心内容包括环境风险识别、预防措施、应急组织体系、处置流程、救援保障及后期评估。预案须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,经内部评审后向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。重点监管企业(如化工、涉重金属单位)必须编制并定期演练和修订(至少每3年一次)。未按规定编制、备案、演练预案
2025-07-07 华验认证 1
清洁生产审核是中国依法对特定企业(如“双超双有”企业、高耗能企业)实施的强制性环境管理程序,旨在系统性识别生产全过程的资源消耗与污染环节,推动采用先进工艺设备及管理措施,实现节能、降耗、减污、增效。企业需自行或委托专业机构,按筹划组织、预审核、审核、方案产生与筛选、可行性分析、方案实施、持续清洁生产七个步骤开展,核心是发掘并实施无/低费方案(快速见效)和中/高费方案(战略改进)。审核报告需经评估验
2025-07-07 华验认证 1